欢迎光临在职研究生招生网,为您提供专业择校&备考服务

您所在的位置:

教育部回应考研泄题不实,你为何不信?

来源: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时间:2017-12-27 08:42:43
分享到

  【导读】2018年研究生考试刚刚结束不久,考研数学就成为了这两天的话题热点,原因是考试结束就有数名网友发微博声称考研数学疑似泄题,这一言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但昨天下午教育部回应考研泄题不实,可很多网友却不信。

  网友发微博反映考研数学疑似泄题

  此事引发广泛关注,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@微言教育今天18:29发布微博回应:“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网传考研数学辅导视频泄题:不实!”

  @微言教育官方回应

  针对广大考生和网民关注的这一问题,教育部官方在短时间内迅速回应,是值得点赞的,也以一种坚定的态度给考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。但是,评论区却仍不乏质疑的声音:不相信!

  网友评论,图据网路

  这是为什么?

  小编认为,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:

  其一,泄题造成了极度的不公平。考试,尤其是考研这类选拔性考试,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,呕心沥血一年甚至数年,最终决定命运就在这两天,个中艰辛,可能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。虽然考研不是当今社会决定出路的唯一途径,但至少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。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战场拼搏,不管最终结果如何,也了无遗憾。但如果有人凭借不正当、违法违规的手段提前获取了试题、答案,那他甚至不需要费多大劲就能获得高分,而脚踏实地、老老实实备考的考生,却可能因此名落孙山,所有努力付诸东流。古人云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追求。因此,一旦有考生反映这种情况,不管是作为当事人的考生,还是旁观者,都是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”的。

  网友评论,图据网络

  其二,何为泄题的界定问题不明。按字面意思,考试泄题是指试题提前泄露出去,被一部分考生掌握。比如2016年考研泄题,英语、政治等科目试题的试题、答案,在考前就在流传,并且在考试结束后经比对,大多内容都一致,最终被教育部和警方认定为泄题事件。泄露的考试题目跟实际考试的题目一致,可以很容易认定为泄题;如果疑似泄露的题目跟实际考题不是完全一致,而是相似,那题目相似或重合的比例达到多少,才算是泄题呢?若是预测题和正式考试的题目都是对同一知识点的考察,预测题*人有多年研究、教学经验,恰恰*思路也一致,会不会被误认为是泄题?这里就存在一个对泄题情形的科学、合理的认定标准问题。没有这样一套标准或规则,发生类似问题,质疑就在所难免了。

  网传押题视频截图,图据网络

  其三,官方调查回应的方法和程序问题。@微言教育发布官方回应后,就有网友质疑,“这件事应该有第三方参与调查。”教育部门在这件事中的效率是很高的,从网友12月26日上午17:54发微博质疑到@微言教育官方微博12月26日18:29回应,不到11个小时,足见教育部门对此事的重视程度。但也正如网友质疑,官方的回应中,对此事的调查方式是“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,对视频等材料进行了研判。”也就是说,针对考研数学疑似泄题这件事,教育部考试中心自己进行了内部研判,并第一时间将研判结果公布。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,但程序和方法稍显不妥。一家之言难免使人心生疑惑,若是相关单位联合调查或是调查处置过程中有监督方,全程公开透明,这样质疑声就会少一些。当然,小编不是说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研判没有公正透明,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态度也是明确的,一贯的,只是具体的调查处理情况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。

  考试泄题事件的发生并不新鲜,这类事件历来是令人深恶痛绝的。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各类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置,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亦将组织作弊入刑,足见对泄题事件惩治力度之大。舆论对此次考研数学疑似泄题的持续、高度关注,表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向往;对官方回应的质疑,表明社会监督意识的不断提高,也是法治文明进步的体现。

  但我们也希望,监督的声音应该是理性的,有序的,而不是用舆论去审判疑似泄题事件。相关部门有职责也有义务对此事作出处理,我们期待并相信最终的处理结果。

 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部回应考研泄题不实,你为何不信的相关内容,更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信息关注在职研究生考试网(www.duyan.com.cn)
 

【相关文章推荐】

读完研再找工作,一不小心就成了本科同学的下属

2018研究生考试初试国家线预测

2018考研数学难度增加,你怎样准备复试?

在职研究生
  • 在职研究生招生
  • 在职研究生招生
  • 在职研究生网
Copyright 1994-2024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职研究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6911号-31